本报讯 近日,石林县教育局召开2018年学生资助工作培训会。会议提出: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为目标,以建立“精准资助”工作机制为抓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
本报讯 近日,石林县教育局召开2018年学生资助工作培训会。会议提出: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为目标,以建立“精准资助”工作机制为抓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不断创新资助育人途径和方式,努力开创石林县学生资助工作新局面。加强调研、培训,提高学校资助工作管理水平。县教育局要经常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学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针对性选择培训主题,对学校进行指导、培训,提高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水平。建立“精准资助”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学生资助“精准度”。逐步分类推进精准扶贫助学工程,准确掌握扶贫部门认定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儿童)信息。一是在“预算分配”上更加精准。要摸清各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底数,根据各校(园)在校生和家庭贫困学生数制定合理的资助资金分配方案,避免“平均分配”现象。二是力求“资助对象”上更加精准。教育局和各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规范认定程序,坚决杜绝“轮流受助”现象。三是力求在“资助力度”上更加精准。除国家政策有明确规定的以外,各校要根据受助学生(儿童)贫困程度分档发放资助资金,特别是要加大对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儿童)的资助力度,避免“平均资助”现象。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努力实现“全覆盖”。进一步拓展资助育人功能,努力融入“立德树人”。今年,石林学生资助工作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抓好励志教育。挖掘受资助的优秀学生典型,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刻苦学习、立志成才。通过一些主题教育活动,大力传播了正能量,鼓励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培养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二是抓好诚信教育。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各校(园)在组织全校普及性的诚信教育活动的基础上,针对获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的学生开展诚信教育,不断强化诚信意识。三是抓好社会责任感教育。各校(园)加强对学生感恩教育,教育广大受助学生要有感激之情、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不忘回报老师和学校的教育之恩,不忘回报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之情,不忘承担国家建设之责。做到三个保障,助推资助工作顺利开展。确保三有:有机构、有队伍、有制度;确保六个精准:宣传精准,程序精准,对象精准,标准精准,兑现精准,监管精准;务求育人实效:坚持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明确六个主题(诚信教育、励志教育、博爱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教育);采取六种方式(主题班会、主题活动、主题比赛、交心谈心、结对帮扶、深入家访)。(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