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密斯 » 江西 » 萍乡 » 正文

中国版“萨利机长”刘传健“超级备降”彰显担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20  浏览次数:140
核心提示: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在万米高空执行任务时,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800公里左右的时速,驾驶舱里温度下降到
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在万米高空执行任务时,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800公里左右的时速,驾驶舱里温度下降到-40℃,飞机上所有人的生命受到了威胁。经过机长刘传 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在万米高空执行任务时,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800公里左右的时速,驾驶舱里温度下降到-40℃,飞机上所有人的生命受到了威胁。经过机长刘传健“超级备降”,机上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经历20分钟的惊魂之后,终于安全备降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期间,只有右座副驾驶员面部划伤,腰部扭伤,一名乘务员在下降过程中受轻伤,其他人都安然无恙。刘传健,这样一位航空英雄,用自己的冷静和专业技能,保全了机上所有人的生命,堪称中国版的“萨利机长”。不好,风挡玻璃裂了“飞机巡航过程中,突然听到了‘砰’的一声。”刘传健回忆,听到声音后,他和副驾驶的共同反应是“风挡玻璃裂了”。由于平时训练中模拟过此种情况,两人第一时间用手去触摸玻璃,以确认是内层还是外层破裂,随后他们看到了细小的块状和网状裂纹。“我要返航落地,飞机可能会出现故障。”刘传健第一时间向空管报告,但刚刚汇报完毕,又是“砰”的一声。那一瞬间,刘传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他反应过来,发现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此时已完全破裂,巨大的舱压使玻璃瞬间脱落至舱外。“副驾驶一半身体已经掉到飞机外面,我试图去抓,抓不到。我赶紧看飞机的状态,发现飞机在下降、速度在增加。”他说。万幸,空难避免了风挡玻璃破裂时飞机正以时速800公里左右飞行,机舱内温度达-40℃左右。“第一时间我是非常恐惧的。”刘传健说。但当他握住驾驶杆,感觉飞机可以操纵,“就感觉非常有信心了”。但接下来,刘传健遇到“两难选择”。他告诉记者,当时飞机缺氧寒冷,必须让飞机尽快下降到更低的高度,但如果飞机下降得快,速度就会增加,冲击就会更大,机组安全就无法保障。刘传健说:“在两难之间,下得快与下得慢之间,大速度和小速度之间,我是非常纠结的。”为了最大限度保证机组和乘客安全,刘传健最终选择了“相对比较适中的速度”。从9700米高空下降到7200米,飞机用了一分钟时间,最高的下降速度,达到每秒钟51米。下降过程中,驾驶舱噪音巨大,听不到无线电指令,机组成员之间只能靠手势交流。由于部分自动化设备无法再使用,飞过这条航线上百次的刘传健,凭着驾驶经验让飞机一直平稳飞行。在驾驶舱后面的客舱内,同样面临着严重失压,旅客氧气面罩掉落。119名乘客在空乘的安抚和指导下,系好安全带,拉下氧气面罩进行吸氧。“相信我们,我们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我们可以把你们安全送到目的地。”乘务长毕楠告诉记者,当时机上的每一位乘务员都反复对乘客重复着这句话。“说这个话的时候心里有谱,因为我们相信机长,我们相信我们每一天的训练。”最终,7时46分,飞机平稳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除副驾驶头面部擦伤、一名空乘腰部受伤,其他人除耳鸣外身体基本无其他异常。专业,很沉着冷静刘传健出生于1972年,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九龙坡区陶家镇人。他是家里的独子,有两个姐姐。1987年,刘传健考入九龙坡区西彭渝西中学读书。在姐姐眼里,弟弟很聪明,不是那种端着书本死读书的人,但成绩不错。而且,弟弟各项成绩都比较均衡,不偏科,尤其是喜欢理科。高中的时候,刘传健萌发了“开飞机”的想法,后来去考试,因为文化课分数差了一点没考上,爸爸就让他去了自己所在的水泥厂上班,上了两个月之后,刘传健觉得还是想当一名飞行员,于是接着去读书,想着再试一次。经过努力,第二年,刘传健的文化课超过了录取线几十分,顺利经空军招飞参军入伍。后来,他又经过三道关卡,成为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飞行教员。2006年,刘传健转业到四川航空,一工作就是12年。再加上之前的飞行经历,他已经是一位有着28年飞行经验的老机长。在生活中,刘传健的沉着和冷静,也常常让家人惊讶。“从来没看到过他慌乱的时候。”自己要生孩子了,丈夫还在上班,问他什么时候能到医院来,他说:“你什么时候生?”妻子邹函气得笑了,“我骂他,我怎么知道我什么时候生!”在大姐和二姐眼里,弟弟一直做事都很仔细,而且决定要做就必须做好。而且,弟弟还是这个家的“主心骨”,“大的事情他拿主意,我们搞后勤。父亲生病的时候,医药费都是他给,我和妹妹负责照顾。”大姐说道。上进,床头摆满书除了心理素质,成为一名飞行员,对于身体素质要求也极高,更别说经常要飞高原了。从军航转业到民航的10多年时间里,刘传健在家的作息时间都很规律,也十分注意锻炼。“比如他有时候六七点下班,吃了饭还要出去锻炼身体。有时候凌晨两三点回到家,早上八九点准时起床出去锻炼。如果第二天早上很早上班的话,他就会提前一天到单位集体宿舍里住,这样可以休息好点。”二姐说道。对于工作,二姐说,“他从来没有厌倦过,床头摆满一摞一摞的书,书房的书柜里都是飞行方面的书,不像我们爱玩手机,连电视剧都很少看,最多看看新闻”。饮食方面,因为需要严格控制体重,刘传健特别“克制”。“他特别想吃的东西,只要对身体体质有影响的他就不会吃。还不能吃得太油腻,比如红烧肉,他尝个味道就行了。”邹函说道。在刘传健的家里,客厅的一角摆放着两个飞行模型,主卧室的床头摆着一本厚厚的《飞行机组操作手册》,刘传健睡前没事就翻翻。邹函有时候还说他,都是教员了,还需要看这个啊。刘传健说当然需要,飞行员必须要不断学习。邹函说,由于丈夫长期飞西藏航线,公司里人都叫他“高原小王子”,她又接着打趣道,刘传健今年46岁,叫“小王子”有扮嫩嫌疑。这两天,邹函说没想到老公居然变成了“网红”,手机要爆掉了,她感谢所有人的关心和认可。相关新闻中国版“萨利机长”这次,刘传健做得确实值得点赞,让记者不由得想起一部叫做《萨利机长》的电影,而刘传健就是中国版的“萨利机长”。事情是这样的,2009年1月15日,美国全美航空编号N106US的空客A320客机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到北卡罗莱纳州的夏洛特,再飞往西雅图,起飞后不久遭遇鸟群,导致双侧引擎受损,不得不将哈德逊河面当作临时跑道实施紧急迫降。接着,飞机机尾首先触水,其后以机腹接触水面滑行,飞机左侧的一号引擎于水面滑行期间脱落沉入河底。最后,飞机于曼克顿附近停止滑行,机身大致保持完整。飞机上共载有155人,全部生还,史称“哈德逊河奇迹”。后来这一事件,被拍成了电影《萨利机长》,并在全世界上映。而刘传健的这次备降,难度不亚于“萨利机长”,他沉着冷静又专业的备降,把机上的所有人带来了回来,值得学习。文/图中新川文(除署名外)
 
 
[ 史密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史密斯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