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密斯 » 黑龙江 » 七台河 » 正文

禄丰:铺满鲜花的脱贫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19  浏览次数:118
核心提示:记者 先 锋走进禄丰县碧城镇张通村委会万亩玫瑰花种植基地,在宽敞明亮散发着热气的温室大棚里,一株株挺拔的玫瑰轻轻摇曳,花农
记者 先 锋走进禄丰县碧城镇张通村委会万亩玫瑰花种植基地,在宽敞明亮散发着热气的温室大棚里,一株株挺拔的玫瑰轻轻摇曳,花农们正娴熟地进行剪枝、分枝等,准备将鲜切玫瑰进行包 记者 先 锋走进禄丰县碧城镇张通村委会万亩玫瑰花种植基地,在宽敞明亮散发着热气的温室大棚里,一株株挺拔的玫瑰轻轻摇曳,花农们正娴熟地进行剪枝、分枝等,准备将鲜切玫瑰进行包装配送至昆明市呈贡花卉交易市场。这是记者近日到禄丰县采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时,在种花大户宦绍祥基地里见到的一个场景。县农业局局长王瑞说,近年来,禄丰县围绕鲜切花产业创新思路,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使鲜切花产业成为全县农特产业扶贫见效好的一支主力军。 利益捆绑种花敲开“致富门”“我们这一个棚里的玫瑰一茬在七八千块钱左右,一年可以种四茬,每个棚年收入平均在3万多块钱。”禄丰县盈馨花卉种植合作社社长宦绍祥对记者说。宦绍祥今年已近60,过去一直靠种地、打工为生。2008年,他带着从呈贡花卉种植基地打工学习的经验回到禄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从建大棚、选种、施肥到管理和带动当地农户发展,他都采用新技术、新品种,种植第一年他就回了本。之后,随着他在当地种花赚钱的名声扩大,许多村民纷纷找他一起种花,由他统一管理与收购销售,在此基础上,宦绍祥欣然接受村民的意见,并组建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还在利益链进行捆绑式发展,在当地走出了一条自己发展与村民共同发展相结合的脱贫致富新路。在脱贫攻坚中,合作社主动扛起产业扶贫责任,采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合作社与贫困户之间打造了紧密的生产链、利益链。宦绍祥告诉记者,盈馨花卉种植合作社通过互助服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三根纽带,把一家一户单干的贫困户捆在一起抱团闯市场,使贫困户由个体变为有组织的群体,提高了贫困户种植的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说起10年来村里的发展变化,宦加营村村民小组长宦元祖高兴地说:“我们村的经济与10年前的2007年相比,基本上翻了4至5倍,那时只买得起单车、摩托,现在大部分开的是小轿车,住的是小洋房了。”据县农业局相关人士介绍,目前,禄丰县仅花卉种植面积已超过万亩,从事花卉种植经营的组织和企业50余家,平均亩产值1.35万元,花卉产业年产值超过亿元。>>下转A4版
 
 
[ 史密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史密斯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