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竟利用9岁亲生儿子运输毒品,被判十五年;男子贩卖甲基苯丙胺44340克,数量巨大获死刑;男子吸食毒品后手持长刀当街威胁他人,驾车冲撞警车;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贩卖少量毒品,依法属
女子竟利用9岁亲生儿子运输毒品,被判十五年;男子贩卖甲基苯丙胺44340克,数量巨大获死刑;男子吸食毒品后手持长刀当街威胁他人,驾车冲撞警车;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贩卖少量毒品,依法属情节严重……在第31个“6·26”国际禁毒日即将到来之际,云南省高院连续第三年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介绍我省法院依法打击毒品犯罪的基本情况,同时公布十大毒品犯罪典型案例。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雪松,刑一庭庭长李红斌进行了新闻发布。数据云南高院(二审)毒品案件占刑事案件超六成2017年全省法院(一审)毒品案件占刑事案件的17.64%,云南高院(二审)毒品案件占刑事案件的61.09%;截至今年5月,全省法院(一审)毒品案件占刑事案件的18.84%,云南高院(二审)毒品案件占刑事案件的53.46%。全省2017年判处毒品罪犯8357人据统计,2017年我省法院共新收毒品犯罪案件7137件,审结7239件(含上年度旧存案件),判处罪犯8357人,其中被判处五年徒刑以上的重刑率62.26%,重刑率同比增长3.15%;2018年1—5月,新收毒品犯罪案件3188件,同比增长11.94%,审结2572件。举措云南法院将严厉打击毒枭、职业毒犯、累犯李雪松表示,云南法院继续严惩走私、制造毒品和大宗贩卖毒品等源头性犯罪,严厉打击毒枭、职业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毒品犯罪分子。如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理的大爬、岩温龙等犯罪分子武装掩护走私、贩卖毒品一案,犯罪分子大爬携带RUGER(鲁格)牌手枪、岩温龙携带GLOCK(格洛克)牌手枪,子弹20余发,在进行毒品交易时开枪拒捕,造成了一名缉毒民警牺牲的严重后果。对于此类武装掩护毒品犯罪的犯罪分子要依法严惩。完善裁判标尺 做到全省毒品犯罪量刑“一盘棋”发布会上,李雪松同时表示,我省法院注重全面掌握毒品犯罪形势,准确把握毒品数量和情节对量刑的影响,进一步完善符合我省毒品犯罪特点的裁判标准、尺度。做到全省毒品犯罪量刑“一盘棋”,实现“个案量刑平衡,类案量刑均衡”,避免同类案件不同判,充分发挥刑罚特别惩罚和一般教育的功能。案例1贩卖甲基苯丙胺44340克数量巨大获死刑基本案情2015年5月22日,被告人吴某出资人民币160万元购买到毒品,欲将毒品贩运至江西老家。同日19时许,吴某将三个装有毒品的行李包搬到事先停放在勐海县打洛镇宾馆停车场的别克商务车后备箱时,被公安民警当场抓获。从该车后备箱的三个行李包内查获毒品甲基苯丙胺片剂78包,共计44340克。裁判结果本案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法院认为,吴某违反国家毒品管理法规,贩运购买的毒品甲基苯丙胺片剂44340克,其行为已构成贩卖、运输毒品罪。吴某贩运毒品数量巨大,主观恶性较深,社会危害性较大,罪行极其严重,应依法惩处。据此,依法对被告人吴某以犯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