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世界杯是国际足联世界杯足球赛举办的第21届赛事。本届赛事共有来自5大洲足联的32支球队参赛,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我们为什么热爱足球?当美妙的进球像奇迹一般出现在球场的时候,总是让人激动不已,带给我们超越日常生活的幸福。虽然“世界杯”已经结束,但我们一起回顾几本关于世界杯和足球的书,加深对足球的理解和认识,也是一件快乐事。
狂热的足球文化
人类学家、足球专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在《为什么是足球》一书中,把足球比作当代“部落”,全面考察了足球部落的每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起源”(足球和部落之间的象征意义),“仪式”(禁忌和惩罚,目标和策略),“英雄”(他们的技能和迷信,胜利和失败),“标志物”(皮球、服装、横幅和徽章、奖杯和奖章),“长老”(董事及裁判员、经理和教练),“球迷”以及“部落语言”(队歌、口号、欢呼)等。从利物浦到里昂,从拜仁到巴塞罗那,从曼彻斯特到马德里,莫里斯以极大的热情剖析着每一个细节,我们会看到:足球场内外的历史和标志事件、足球技战术的变化、专业和热情、暴力和单纯……作者以部落为喻,试图解答我们这些“裸猿”为什么踢足球、爱足球、恨足球却又离不开足球。读过之后,不懂足球的人会懂足球,懂足球的人更懂足球文化。这是一本给所有人的书,包括:教练、球员、评论员、周末球迷、梦想成为冠军的孩子,甚至那些诋毁足球,谴责足球危险乃至希望取消它的人。
阿根廷著名漫画家吉尔曼·阿克塞的《王者何求:漫画世界杯》,以幽默风趣的漫画形式,展现了从1930年第一届乌拉圭世界杯,到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整个历史。全书从黑白双色开始,逐渐增加页面中色彩的比重和浓度,营造出强烈的纪录片感觉。其中包含了每届比赛参赛球队的介绍、重要历史事件的回顾、鲜为人知的逸闻趣事等,充满对众多精彩瞬间及明星球员的刻画。每一届的冠军球队都有一张漫画全家福,每一届决赛的制胜入球更是可圈可点。这是一本让所有球迷爱不释手、开怀大笑的世界杯珍藏本。
汤蓬的《不就是个球吗》一书中,108位足坛好汉次第出场,读者跟随着作者回顾着每个球星的生平和特点,在肆意开合的侃谈中,足球世界的故事逐渐进入高潮。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足球成就了他们,世界杯不缺英雄!足球江湖中的是非情仇、趣闻逸事、各种内幕,如卡卡的爱情童话、梅西的初恋、伊瓜因的启用内幕等,在书中一一展现。
传奇的足球运动
在《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一书里,马拉多纳回忆了自己在墨西哥世界杯上的精彩表现。1986年,世界杯前不被看好的阿根廷国家队,在马拉多纳的带领下,一路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打败意大利、英格兰、西德队,捧得大力神杯。他不仅回顾了自己球员生涯的完美表现,也道出了对足球这项运动的真心热爱。
德国作家罗纳德·伦的《门将之死》,讲述德意志的球门总是受最好的守门员庇护,马耶尔、舒马赫、卡恩和莱曼等无所畏惧,如有神助。同时,本书还介绍了守门员罗伯特·恩克身患抑郁症承受的痛苦与坚忍。在恩克去世后,罗纳德·伦经过恩克妻子的授权及恩克生前的日记等素材写成本书。
“英超名嘴”颜强的《金球:英超帝国资本内幕》,从资本角度揭秘英超的前世今生,既有着眼于英超历史和发展现状的面,也有审视英超各大豪门经营的点。这是一本讲商业的书,细述一个个足球俱乐部的发家秘史;一本讲历史的书,披露英国百年的社会变迁,影响着足球联赛职业化并一步步走到今天;一本讲经营的书,道尽足球背后各势力间的勾心斗角、争名夺利。这是一本写给所有足球迷的书。
世界杯从诞生至今88年间,牵动了一代代人的喜怒哀乐,见证了足球运动的发展。
(改编自《新民晚报》)
延伸阅读
运动改造大脑,谁来改造运动
《运动改造大脑》
[美]约翰?瑞迪埃里克·哈格曼著浦溶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湛庐文化
2000年10月,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证实,用运动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要好于抗抑郁药物。这真是个好消息!不幸的是,它被淹没在《纽约时报》第14版的“健康与健身”专栏里。如果运动是一种药丸的话,那它肯定会占据《纽约时报》的整个头版,而且会成为21世纪的畅销药。
一场场足球盛宴勾起你去绿茵场上跑一跑、到泳池里游一游、去健身房折腾出一身汗的欲望了吗?明明知道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可我们为什么不喜欢运动?
大约因为我们早早地将体育运动“外包”给了有着超强体能的运动员们,期待他们去奥运会上摘金夺银,我们这些普通人等着看他们的表演就行了。
也因为,日益发达的医学和科技让我们学会偷懒,期望健康可以由各色药丸来维持。
所以,当读到这本书时,对于作者通过丰富的科研数据和严密的推理分析,得出运动可以改造我们的大脑、重塑我们的精神和意志的结论,我并不太讶异。我更关心的是,运动改造大脑,可谁来改造运动,让窝在沙发里看电视的人们真正爱上运动?2018年世界杯之后,或许正是思考这个问题的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