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记者/李银换邓榕通讯员/曾冬怡)5月16日上午10时,由江门日报社与江门市人民医院联手打造的“手术直播间”第二期节目“如期而至”。本期“手术直播间”进行“白内障
江门日报讯(记者/李银换邓榕通讯员/曾冬怡)5月16日上午10时,由江门日报社与江门市人民医院联手打造的“手术直播间”第二期节目“如期而至”。本期“手术直播间”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视频直播,由江门市人民医院眼科专家演示“刀尖起舞”,为白内障患者守护“光明”!截至5月18日,本次直播共吸引了逾6.4万人次围观,网友反响十分热烈。眼睛被称为“心灵之窗”,人的眼球更是高度精密的“仪器”,眼科手术基本都在显微镜下操作,对手术操作者的技术要求极高,所以眼科医生常常被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者”。此次手术由江门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李永雄主刀,留学俄罗斯的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区淑文担任主讲医生。在手术开始前,区淑文运用了眼球模型,向网友详细介绍了白内障的形成、治疗方法、手术器械等,讲解十分生动有趣。她表示,白内障形成的过程就是晶状体老化变混浊的过程,而目前白内障公认的根治手段是手术治疗。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诞生以前,就是约30年前,晶状体核需要达到一定硬度才能被完整从眼睛内取出,而今有了超声乳化技术,晶状体直接在眼球内通过超声波被打成碎末状吸出,因此,按目前的技术,患者在白内障未达到成熟期前接受手术更为安全。与此同时,区淑文医生还介绍手术当中用到的手术器械,如开睑器、角膜隧道刀、撕囊镊、劈核钩、晶体调位钩等。值得一提的是,该院的角膜隧道刀为2.2毫米,如圆珠笔笔头尖般大小,所以角膜切口极其微小,近乎“无痕”,水密性相当好。本次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是79岁的李阿婆,她在一年前开始觉得双眼视物不清,视力逐渐下降,患有多种基础病,但不影响白内障手术。术前她进行了相关眼科检查,发现右眼视力为0.3,左眼视力为0.5,晶状体核性混浊。10:30,手术正式开始。只见李永雄主任娴熟地运用器械进行角膜切口,注入玻璃酸钠维持前房空间,撕囊,随后进行水分离、超声乳化晶状体核、抽吸残余晶体皮质、注入玻璃酸钠维持前房空间、植入人工晶体、抽出残余玻璃酸钠、缩小瞳孔……整一套流程,李永雄主任都在显微镜底下操作,精湛的医术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一般。10:40,手术成功完成,仅花了10分钟,患者重获光明。李永雄主任在术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让观众对手术有更好的了解,看得更清楚,他已经尽量放慢动作,平时他完成一台白内障手术只需5—10分钟。眼球的直径只有23毫米,在眼球上开展手术,必定需要“精雕细琢”。通过直播画面,网友可能觉得简单,但是,每一刀,每一划,医生都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练习。整个手术过程虽说只花费了10分钟,但“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手术的过程中,不少网友纷纷留言、提问。主讲医生区淑文分别就网友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网友热评网友gogo:为李主任和区医生打call!网友Anna:好期待!网友MichelD:李主任的手好巧!